真实的我,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启哲
朋友们,这是周末推荐第99期。本期,我们分享的是在 NOWNESS 首映的短片《启哲》,由宋展飞执导。一对母子,一个闯入他们生活的红发男孩,一次意外的“撞破”,《启哲》的全貌并不复杂,它讲述了一个男孩在探索、确信自我的过程中,与母亲微妙的交流与冲突。在信息高速更迭的当下,我们这代人与上代人的沟壑,究竟在发生怎样隐秘的变化?这部短片试图摸索更多元的答案。
本期主题
#一次蜕皮
©️《启哲》预告
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更多”跳转至nowness.cn观看完整短片
《启哲》的故事起于学校的一次短假,男孩孙启哲在面对母亲的期许和自己喜欢的男生时,不知该如何接受真实的自己。
在和导演宋展飞聊《启哲》的过程中,他向我们介绍了剧本初稿的结尾:「不管发生什么,儿子依旧可以从母亲的眼神中读到爱,然后儿子转过头,愧疚地看着车窗外的天,虽然他没做错什么。」我们可以猜测,回家与离开的这一对呼应,在短片中建立起了一场暗流涌动的旅程。
如今,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曾或正在异乡生活,回家,花费几天时间与家人相聚,是每隔一段时间便需要完成一次的“任务”。不同的地理空间,带来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一面逃离,一面又无法放下家庭的羁绊,这种拉扯,最终成为一副旷日持久的伪装。到底哪个自己是真实的?《启哲》没有妄图给一个答案,也许是因为它没有答案。
NOWNESS
×
导演宋展飞
当你撞见真实的我
在《启哲》里,感情的给予与接受,表达、冲突、争吵、歇斯底里,都串联在没有言语的暗处。而不同于大多数西方的讲述母子关系的电影,《启哲》把这些情绪的棱角以生活流包裹其中:启哲与母亲之间的对话几乎围绕着日常事件与碎片展开,鲜见提问、质疑、情感喜好的碰撞。
这或许是属于中国或是亚洲的典型家庭模式。面对主流话语体系之外的孩子,父母们总是彼此心照不宣地沉默,不讨论也不接受。直到孩子们成为父母,也会像《那个我最亲爱的陌生人》,在热闹的饭桌上颇有默契地闭口不谈往事;或是像《日常对话》,需要以纪录手段作为媒介,才能勉强在磕磕绊绊的沟通中,获得一点回应的可能性。
2021年,或许是因为《启哲》在特殊的亚洲语境下诞生,它在第26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完成世界首映后,又入围了加拿大 Inside Out 2SLGBTQ+ 电影节、OFF丹麦欧登塞国际电影节等30余个影展,并在英国独立电影节等影展上获奖。
NN:《启哲》的创作缘起与构思过程能否更详细地分享一下?为什么说它是对你个人来说“意义非凡的一部影片”?故事中有你自己的影子吗?
SZF:《启哲》的创作是基于我个人对于当下两代人关系以及情感表达的观察和思考。它最开始是源于一个记忆片段。三年前在伦敦,临近毕业,我在前往学校的路上看着沿途的环境有些惆怅——我好像总是在不同的城市和环境中转场。
记得每次母亲送我去往新目的地的时候,每一程,她眼里似乎都带有一种“期待”。于是我开始回想,这几年,在不同的阶段里,在母亲的眼中,我到底有没有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因为每次见到她,我似乎都能看见她对脑海里那个“更好”的孩子又添了几笔。然而这种想法莫名地让我愧疚。
之后,我跟朋友说了当时的感受,我说未来一定要拍一场这样的戏:影片的结尾,认为自己有错的儿子看向开车的母亲,随后转过头,愧疚地看向窗外的天空。因为不管发生过什么,他都可以从母亲的眼神中读到言语以外的爱与谅解。于是它成为了《启哲》初稿的结尾。
当时拍摄意外延期,我和母亲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相处,这也帮我厘清了很多想法,比如“母亲”这个身份,我们之间的关系等等。所以《启哲》是我对母子相处和情感表达模式提炼后的汇流,它对我的特殊意义也在于此。在这个内核的基础上,当代的情感表达、生活方式、沟通模式、身份认同等这些问题也一并构筑了《启哲》的创作框架。
NN:启哲和成人世界(妈妈)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并不是激烈的,反而是暧昧的、摇摆的,这是如何考量的?
SZF:“暧昧、摇摆”看似并不是“典型”影视作品中的冲突,却可能是一些人生活里的常态。在从儿童、少年过渡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家庭里,两代人关系的状态可能更接近于此。
影片中,母亲林丽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75后,她对于身份认同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即便如此,她依旧会在本能与认知间进行斗争。她独自挨过了对于启哲身份认同的否认期和逃避期,这非常了不起。但林丽的“沉默”与“爱”却给启哲的自我认知带来了烦恼。于是他们扮演着彼此幻想中的完美母子,害怕真相会伤及对方,为此而变得小心翼翼甚至令人窒息。
所以《启哲》开篇时,林丽基本上是了解启哲情况的。直到红发戳破了他们的相处模式,也让林丽放弃逃避,被迫接纳。片中这组纠结的人物关系与沟通方式,导致了结局处的遗憾,甚至是影片未来所发生的悲剧,这也是本片所反思的内容之一。
在隐喻和象征上我确实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螳螂、包饺子、面膜等等。在这其中,我个人觉得不明显的其实是“额头”,影片结尾林丽用自己的额头贴着启哲额头,这个行为预示着她将会接受启哲的一切——已经发生的,还未发生的,好的或坏的。额头暗线从开篇就有,不赘述了。
NN:“启哲”这个名字有何意义?为什么把它作为片名?
SZF:启哲除了是主人公的名字,也是惊蛰的古称。片中孙启哲出生的阴历恰好是惊蛰,他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启”和“哲”字的含义也与主题有关。如果我们接受启哲等于惊蛰的这个假设,那么惊蛰的隐喻便与影片“成长(Coming of Age)”这一“次”类型相符。英文的片名我们选用了 The Third Solar Term(第三个节气)。当国际友人搜索片名时,第一条结果就会是惊蛰的解释,这样他们在找到影片的同时也能了解博大精深的节气文化。
作为少数,
就一定要“非主流”吗?
《启哲》是以一个男孩为切入视点,呈现、讨论这个群体如何自我体认的故事。在短片里,螳螂这个意象,反复出现在我们眼前。等公螳螂成熟、蜕皮后,即可进行交配,但宿命是被母螳螂吞食、丧失自我。
栖居在玻璃室里的螳螂,看似这个世界就在眼前,它却无法逃脱;启哲所处的世界,如同这个生态箱;他在这个透明的容器里不知所措。而等待他的是难以挣脱的命运,还是能寻觅到夹缝中的自由呢?
旧世界,新世界,作为少数,又该到哪儿去诉说?
NN:你对于性少数群体的关注和表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你认为性少数群体的故事是否应该由性少数群体的创作者来拍(或是才能拍好)?
SZF:性少数群体是我近几年关注的领域之一,因为这一群体确实会面临许多问题。但在问题的背后,我更在意的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历经丰富的文化、观点以及信息的碰撞,“人”是不是和以前不一样了。
但是,我对“性少数群体的故事应该由性少数群体的创作者来拍才能拍好”的观点不完全认同,这个国内外都有很多案例。电影不仅仅是记录或复刻创作者生活的媒介,它也是一个创作者对于世界本质的观察、理解、交流的平台。搭建这个平台,也就是创作,比起身份和标签,我更愿意相信专业能力。
NN:作为创作者,你认为性少数群体的影像是否应当是“反主流”的?
SZF:首先要看我们如何定义“主流”。比如我觉得《启哲》就是主流的,很多人不一定这么想。这是因为“主流”的定义有主观的成分。就此我认为,性少数群体的影像创作不应该是“反主流”的。如果“主流”可以帮“更多人”进行更有效地沟通,那我们要拒绝它吗?
其实在创作前期我真的思考过这些问题,但我试图让自己不受它们影响。否则像——不反主流不思进取,“为反而反”又是“新刻意”等这些想法,可能会让我在创作时做出“任性”的决定,造成误解与隔阂,让作品内容及其人物更加被边缘化了。因此我选择了一种传统的视听风格,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物及环境进行了抽象和提炼,也没有以真实地再现生活为目的来进行创作。
对于《启哲》这类现实题材,我喜欢克制地做一些超现实的尝试。而对于未来我十分想拍的超现实题材,我反而期待做一些现实化的处理。我希望自己未来的创作可以找寻一些新颖的角度,以电影为媒介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和交流的可能。
NN:你如何看待“骄傲”(好像是启哲的反面)这个表述之于当代中国的年轻一代性少数群体的意义?
SZF:刚满18岁的启哲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只是基于自己的人生阶段。在他看来,“做自己”对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可能会造成伤害,所以他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更不会为自己的身份感到“骄傲”。他羡慕着那些更做自己,更爱自己的人,羡慕他们对身份的接纳,这其实也是 PRIDE 的内涵之一。可是刚成年的启哲还没有学会如何看待身份和自己的关系,所以片中他才会问“这应该骄傲吗?”但他所说的骄傲并非是这个“骄傲”。
对我而言,“骄傲”作为 PRIDE 的直译与其本意在两种语言文化里的色彩似乎不太一样。个人感觉,PRIDE 或 PROUD 可能会更像我们的“自豪”吧。所以,我们对于这个表述的意义或其本质,未来还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我希望通过《启哲》这个作品可以打破一些刻板印象,在呈现家庭内部真实情感状态的同时,反映出一些时代的新特征——比如:随着生活质量、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不论当事人或是父母,在面对以身份认同为代表的一系列问题时,是可以更加释然地将它们处理得更好。这也代表着我们正变得越发开放和包容。
🕙✉️🕙
来聊
你的家人曾撞破过你的秘密吗?
作者 / 鱼片粥
编辑 / 一飞
排版 / 苦丁茶
NOWNESS
第四届 #NOWNESS天才计划# 开启征片
2022 第四届NOWNESS天才计划已正式开启征片!我们期待与新一代有想法、有创意的创作者相遇,和NOWNESS一起,以短片联结未来。报名时间从即日起至2022年9月30日,点击 https://campaign.nowness.cn/ 进入官网进行线上报名。
更多「周末推荐」